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创新海外营销模式
添加时间: 2015/5/5 11:54:12 来源:admin 点击数:第十三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于3月31日-4月2日在上海召开。中国钢材出口是本次会议热议的话题。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其中向东盟、韩国、南美、欧盟、非洲和美国六个国家和地区出口6670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1%。最大出口地区是东盟,出口量为2631万吨,占出口总量的28%;其次是韩国,出口量为1298万吨,占出口总量的14%。虽然从今年1月1日中国政府取消了部分含硼钢的出口退税,但一些出口目的地国家,比如东盟、韩国等仍认为中国对钢材出口退税,造成钢材出口量过多,给这些国家的钢铁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利群指出,从资源和环境角度考虑,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一直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政府不鼓励低端钢铁产品出口,部分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我国钢铁产品的整体声誉。随着国际经济复苏,全球用钢需求均有所增长,预计2015年钢材出口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作为钢材出口大国,频频遭受贸易摩擦,这也是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一种新常态。因此,钢铁企业要立足出口目的地市场需求,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发展新型出口营销模式,把与国外产业建立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化解贸易摩擦的基础,把业界对话作为解决贸易摩擦的优先选择,不断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妥善化解贸易争端。
对于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新创认为,中国钢材出口量增长是中国钢材产品竞争力的体现。首先,自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企业新建及改扩建产能普遍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钢铁企业整体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而且,我国钢铁企业对钢材产品质量和研发越来越重视,促进了钢材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我国钢材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了钢材出口量增加,这是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明显,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单位钢材生产成本降低,我国钢材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促进了我国钢材出口。最后,由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加上近两年我国市场需求放缓,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缓解生存压力,钢铁企业纷纷加大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推动了钢材出口。
对于频发的针对中国钢材出口的贸易摩擦问题,李新创建议我国钢铁企业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出口渠道。创新海外营销模式,利用国外成熟先进的营销网络。要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一方面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限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要响应“走出去”号召,加大海外投资步伐。结合我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寻求海外布局。在对待贸易摩擦问题时,要积极应对,主动寻求世贸规则保护。在政治稳定、经济环境好的国家投资,减少贸易壁垒与摩擦。要优化出口国家结构。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欧美等国家非“双反”钢材出口,并主动占领新兴经济体市场,避免钢材出口过于集中,造成贸易摩擦加剧。另外他还强调,出口目的地国家也应该遵守自由贸易原则,并从本国用户的角度考虑中国钢材出口问题。在出现贸易摩擦时,要首先通过对话寻求解决办法。
下一条: 17年暴跌收尾,为了18年更好的暴涨!厉害了,1月钢价这么走!